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家庭中医药》 > 2004年第7期
编号:11085747
岐黄妙手 业精于勤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7月1日 《家庭中医药》 2004年第7期
     苍天之气,清净则志意治

    走进李维贤教授那间书房、诊室兼待客的三合一多功能“厅”,映入眼帘的几幅字画,最抢眼的那幅是写着“静思”两个字的横轴,衬托出主人在精神境界方面远逸的追求。

    李维贤教授是一位在中医妇科方面有所建树的专家,而且在儿科、内科杂症和老年病的治疗上也有很深的造诣。

    说到学问功夫,李教授坦言:“学习中医没有巧招,首先要背,要做到烂熟于心,这样才能加深理解,也才有可能时时揣摩。背诵中医经典理论和方书,不仅仅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,同时也是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中医医生的关键,在这方面必须得下点苦功夫和笨工夫。”停顿片刻,他有些忧虑地说:“现在学校培养学生注重理解,本意并不错,可是背都背不下来,还能谈得上理解吗!现在中医缺乏临床人才,不能涌现出一批新的名医,教育恐十白难辞其咎。学中医必须摒除虚浮之气,不为名累,不为物移,塌塌实实地下功夫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苍天之气,清净则志意治。”修身养生,当以此为铭。

    严格家教,打下扎实童子功

    李维贤的祖父原是清朝军队里一位“千总”级的医官,后在吉林省梨树县挂牌行医。尽管李家在四平一带也算得上悬壶世家,但李维贤教授走上中医之路却是一波三折。尽管李维贤自幼便受到家庭的熏陶,上学后连作业也要到其父坐堂的四平老广生堂药店去写,耳濡目染,天长日久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父亲也时常向他发一番有关理法方药的宏论和一些临证心得,并令其背诵汤头歌,由此而打下了坚实的根底。但当他高中毕业后要学中医时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722 字符